团学活动

重庆万盛站(十)千年溱州今朝览——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参观学习

2024-07-24 03:58  

在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等重要指示下,近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万帧流光映红乡,盛放青春筑梦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学习教育活动。

(图为博物馆内呈现的历史沿革图)

青年学子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讲话精神为活动主旨,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教导,从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以此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54平方米,展出了万盛经开区的建置史实、人文脉络、传统文化、人民与自然抗争历史、人民发展奋斗精神等内容。该馆共划分了7个展区,一楼3个展区为“乌金之乡·煤都圣火”“军工岁月·铿锵盾牌”“转型发展·蝶变之城”;二楼4个展区为“山川风物·地质奇观”“巴僚开疆·溱州烟云”“乡贤先烈·光耀桑梓”“文化溢彩·泽润古今”。博物馆内现有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宋代碑刻、宋代青铜器、铁钱、民俗用品、矿山老物件、三线军工老物件等各类藏品5000余件,其中馆藏精品文物有“青山莽”唢呐、宋“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带柄铜镜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观看清代煤窑模型)

实践团成员们步入博物馆的大门,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之上。一楼“乌金之乡·煤都圣火”展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与实物,再现了万盛作为煤炭资源重镇的辉煌岁月,宋代“禁煤令”的碑刻映照了万盛煤炭历史的悠长。“世间最苦挖煤郎,山中排花当牙床!手腕就是鸳鸯枕,脚腕也能枕鸳鸯。我的小情哥哟,三尺窑帕搭胸膛……”这首万盛当年流传的挖煤歌向我们传达着煤都岁月时期矿工们的不易。青年学子们驻足凝视,感受到了煤炭工人辛勤耕耘的汗水与智慧,更深刻理解了万盛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不易与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浏览石碑)

(图为博物馆展品)

(博物馆中的挖煤人像)

(图为博物馆喷浆机)

穿过煤都展区,迎面而来的一件件三线军工老物件无声的诉说着“军工岁月·铿锵盾牌”的含义,它们虽已斑驳,却依然透露出坚不可摧的力量感。这里讲述的是万盛人民在国家安全大局中默默奉献的故事,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无数无名英雄的坚守与牺牲。

(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前往二楼展厅)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大家前往二楼展区,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副“山川风物·地质奇观”的壮丽画卷。通过浮雕的方式,万盛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以生动呈现。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通过壁画领略到了在万盛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为实践团成员浏览展品)

千年溱洲,一灯即明。“巴僚开疆·溱州烟云”展区则带领大家回到了千年前的溱洲古地,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在这里被一一揭开。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份对家园的深情厚谊和不懈追求。

“乡贤先烈·光耀桑梓”展区则是对万盛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致敬。从文人墨客到革命先烈,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青年学子。大家不仅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份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浏览展品)

压轴出场的便是博物馆的“文化溢彩·泽润古今”展区,这里展示了万盛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有万盛特有的“红头苗”的相关服饰、技艺的展示,也有如“金桥吹打”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呈现。在现场,“青山莽”唢呐的悠扬旋律仿佛萦绕在实践团成员们的耳旁,栩栩如生的苗舞蜡像让大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这些文化瑰宝的面前,大家不约而同的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博物馆内苗族歌舞人像)

(图为博物馆展衣)

提笔千年溱洲古韵,他们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更在博物馆的每一砖一瓦间,感受到了青春复兴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在此次万盛经开区博物馆之行中,青年学子们不仅汲取了历史的智慧与力量,更将这份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学习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博物馆讲解员合影留念)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博物馆是大学校,更是精神的殿堂,它教会了我们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更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而这一切,都将化作那幅青春复兴的长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雅韵悠长。




上一条:重庆万盛站(十三)签约!共建实践教育基地 下一条:湖北文斗站(十七)三下乡尾声-劳动实践进行时

关闭